今日熱聞!拉薩南山公園:十年樹木,荒山披綠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10-25 11:24:14
編輯:
來源:光明日報
字體:


(資料圖)

【人權行動看中國】

開欄的話

人人充分享有人權,是人類社會的偉大夢想,尊重和保障人權,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、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人權發(fā)展道路,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顯著提升,我國人權事業(yè)取得歷史性成就,人權保障水平邁上新臺階。

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。從今天起,本報開設《人權行動看中國》專欄,為讀者講述發(fā)生在大江南北的人權故事,一起見證百姓身邊可知可感的新變化、實實在在的新收獲。

“你站在那塊石頭上,往左一點,三、二、一!”今年“雙節(jié)”假期,在西藏拉薩南山公園,來自浙江的游客正在“布宮鏡湖”景點游玩拍照。“很多旅行攻略都推薦了這里,昨天剛到拉薩,今天一早我們就來了。這里像是一個秘境。”游客興奮地對記者說。

南山公園坐落于拉薩河南岸,園區(qū)面積1600余畝,是拉薩市實施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的成果之一。在“布宮鏡湖”拍攝布達拉宮倒影、登頂南山公園和“祖國萬歲”合影、賞拉薩全景成為游客游覽南山公園的“必刷項目”,就連拉薩市民也把南山公園當成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“我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把和南山公園‘祖國萬歲’的合影當成自己社交平臺的頭像。”拉薩市民格桑告訴記者。

漫步在南山公園,秋意正濃的山坡鋪滿青綠與金黃,沿步道緩緩而上,環(huán)顧四周,風景秀麗,流水潺潺,遠處的布達拉宮雄偉莊嚴。很難想象在10多年前,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。

西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久毛措介紹,在實施南山山體造林綠化工程前,這里還是草木不生的荒山。“海拔3900米,把樹種到這樣的山體上談何容易!”她說,在此處造林最大的困難是水源,當年施工造林時專門安裝了不少水泵;在石頭地上給樹挖坑也不容易,造林隊員就用電鉆一點點試。

“選擇造林樹種時,我們嚴格按照高原地區(qū)立體性山體造林的標準進行篩選,運用多項種植技術增強樹木抗旱抗低溫和保水能力,保證樹苗成活率。”拉薩市林草局黨組成員李寶平說,工程建設之初,他們先后在不同海拔、不同類型的土地進行不同季節(jié)的人工造林試驗,有針對性地試種了不同苗木來源地和不同規(guī)格的喬木、灌木20余種,逐漸摸索出適宜南山山體造林綠化的苗木品種、規(guī)格、栽植技術和管護措施。

南山山體造林綠化展現(xiàn)了拉薩生態(tài)文明建設的努力和成果。2022年,西藏印發(fā)《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規(guī)劃(2021—2030年)》,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營造林206.7萬畝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年均可新增儲水約4980萬噸,固碳量22.91萬噸,釋氧量19.30萬噸,保肥量2.71萬噸,年生態(tài)價值14.85億元。以綠增景、依綠增收、靠綠振興。拉薩城市周邊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持續(xù)改善,人民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。

標簽: 山體 造林綠化工程 人權 祖國萬歲 公園

   原標題:今日熱聞!拉薩南山公園:十年樹木,荒山披綠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