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創(chuàng)男孩沉迷手機爸爸2年砸壞3個手機:一味控制,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7-27 17:01:17
編輯:
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
字體:

作者| 樂秋


(資料圖)

孩子過度沉迷手機,該怎么辦?

近期,在浙江精神衛(wèi)生醫(yī)院,一位媽媽“氣急”地走進診室。

剛剛結(jié)束初二課程的小龍,經(jīng)常通宵玩游戲。

來源:微博用戶都市快報

看著邋遢的房間、不及格的成績以及消極的孩子,只感到無奈。

曾經(jīng)的小龍也是個聽話、乖巧的孩子,性格也積極樂觀。

后來開始迷戀玩手機,幾乎一回家就開始玩游戲,周末或節(jié)假日直接通宵的玩,成績一落千丈。

看著孩子慢慢“墮落”下去,小龍父母想過很多辦法,似乎都沒有什么好成效。

小龍爸爸一氣之下,在2年之內(nèi)砸壞了3部手機。

“整個家被他弄得雞犬不寧,這孩子再不管就廢了?!?/p>

醫(yī)院診室里,父母情緒激動,孩子沉默不語。

孩子沉迷手機的背后,其實有多種原因。

但若是父母一味的控制,只會將孩子越推越遠。

01

暴怒砸手機后,

孩子能“改邪歸正”了嗎?

在科技發(fā)達的現(xiàn)在,我們孩子眾多的作業(yè)和課程都需要依賴電子產(chǎn)品來完成。

漸漸地,沉迷手機的孩子越發(fā)的多了。

現(xiàn)在部分醫(yī)院甚至開設(shè)了專門的戒手機癮的窗口。

從開頭的新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,面對孩子對手機的沉迷,父親的做法是簡單又粗暴的,直接把手機給摔壞。

但這種行為,真的能讓孩子不再沉迷了嗎?

最近很火的電視劇《追光的日子》中,對賈坤父親印象比較深刻。

在得知孩子準備不上學(xué)時,賈父著急忙慌的回到家。

一開門,就一頓訓(xùn)斥,指著兒子的腦袋罵。

說如果老師管不了他,就自己管他。

兒子提著箱子就要走,賈父一把把孩子拽回來,抵在門上說再跑打斷他的腿。

后來,甚至追到孩子學(xué)校,當眾抽兒子耳光。

來源:微博用戶橙子很勇敢

賈父一腔為孩子的熱血沒處灑,賈坤一心的委屈沒處說。

不得不說,這對父子的相處模式確實很有問題,但又很真實。

面對孩子的“不聽話”,父母能想到的第一個方式就是打罵。

但怒火和打罵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。

這讓人想到,之前在上海那個,因為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棍棒教育下的小女孩。

她在遺書中寫道到“你們愛的不是我,是你們心目中完美的女兒?!?/p>

來源:百度用戶小白豬熊熊

在孩子心中,印象最深刻的是,巴掌打在臉上最痛,被辱罵時最傷自尊。

曾有心理學(xué)家說過:

經(jīng)常打罵孩子,你會收獲一個不完整的孩子。

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,父母如果一味的生氣、打罵、控制,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
隨意打罵或情緒過激行為,并不能解決問題,而是在給孩子增加問題。

反而,孩子的行為會越發(fā)過激。

02

“暴怒”行為的背后,

對孩子意味著“控制”

父母的每一次暴怒背后,都隱藏著“秘密”。

前段時間看到個自述:

來源:百度用戶阿王

媽媽說自己女兒得到400多的零花錢,在未經(jīng)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買了飲料和橡皮泥。

媽媽把她的錢全部沒收了,甚至告訴別人,別給她錢。

女兒感覺到很委屈,于是躲在房間,不出來吃飯。

媽媽一氣之下,又把女兒的手機砸了。

媽媽問自己做錯了什么?

隨后她補充到,自己給了弟弟100多的零花錢,弟弟并沒有像她這樣花。

媽媽說“沒見過她這樣花錢的,400多,第3天就花了10多塊?!?/p>

來源:百度用戶阿王

故事最后是女兒跟媽媽道歉了。

細看媽媽的自述,表面是心疼錢,覺得女兒亂花錢,需要管教。

但究其原因,媽媽暴怒的原因,不是孩子花得多,而是因為花了沒經(jīng)過媽媽的同意,也就是“不服管?!?/p>

簡而言之,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。

當孩子沒跟著自己的想法走時,每一次的情緒失控,都是父母內(nèi)心的控制欲在作祟。

給了孩子零花錢,孩子就應(yīng)該有支配的權(quán)利。

而不是因為10多塊錢,就暴怒,還砸了孩子的手機。

過度保護孩子,給予孩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。

讓孩子走自己預(yù)設(shè)的道路,自己不允許的事情,孩子一定不可以做。

這些都是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欲。

而孩子真正反抗的,也正是父母對他的控制欲。

越是暴力控制,孩子就會被推得越來越遠。

03

孩子沉迷手機,

還可以這樣做

若是孩子過度沉迷手機,我們又不想把孩子越推越遠,該怎么辦呢?

以下三個步驟,缺一不可。

①找對原因,耐心溝通

每個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。

有的孩子是沉迷游戲,有的孩子是沉迷聊天,有的孩子則是沉迷小說。

而沉迷不同的內(nèi)容,也是背后有不同的需求。

就像故事開頭的小龍,他沉迷手機游戲是因為游戲帶給他的成就感。

初中課程越來越難,小龍感到吃力,成績也開始下滑,父母表達出不滿。

努力了,但成績依然不明顯。

于是小龍開始追求在游戲中“贏”的感覺。

喜歡被人叫“大神”,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得不到的,小龍開始沉迷于游戲中無法自拔。

找到小龍沉迷手機的原因,就為其戒除手機鋪就了第一步。

所以我們想要孩子不再沉迷手機,第一步就要和孩子耐心溝通,找到其沉迷的原因。

或是因為不喜歡學(xué)習(xí),或是感覺到孤獨,或是被小說等內(nèi)容所吸引。

找對原因,我們才好對癥下藥。

②尊重孩子,慢慢來

耐心溝通是第一步,第二步就需要我們充分尊重孩子的內(nèi)心感受。

外在的表現(xiàn),是內(nèi)心真實感受的體現(xiàn)。

比如小龍,他沉迷于游戲,是因為平時成績差較多被打擊,而在游戲中被稱為“大神”,能帶給他成就感和認同感。

在得知這個原因之后,我們就要“對癥下藥”。

孩子需求什么,我們就充分給予什么。

需求是成就感和認同感,我們就多多鼓勵孩子。

需求是陪伴和關(guān)愛,我們就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、關(guān)心孩子。

戒除手機癮,就像是在彌補親子之間的關(guān)系,需要慢慢來,充分尊重孩子的感受。

逐步嘗試與孩子約法三章,慢慢控制游戲時間。

帶孩子去嘗試更多新鮮事物以轉(zhuǎn)移注意力。

③給予認同感和愛

最后一步,要想讓孩子徹底戒斷手機。

需要解決的孩子內(nèi)在的核心需求。

當孩子越發(fā)尖銳時,就是孩子在向外求助,他內(nèi)心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。

這種需求,或者是愛,或許是尊重,或許是認可,或許是其他。

作為孩子最親密的人,我們要充分給予孩子認同感和愛。

心理學(xué)家曾說過:

具有良好親子關(guān)系的孩子,是絕對不會叛逆的。

反之,叛逆的孩子,親子關(guān)系一定有裂縫。

多花點時間陪伴孩子,孩子會慢慢變得溫和,不再尖銳。

一個人,當內(nèi)心十分充盈時,就不會及時向外“求助”。

孩子更是如此。

所以如果我們的孩子沉迷手機時,相較于一味的控制,其實有更好的辦法可以嘗試。

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,去尊重、關(guān)愛和陪伴孩子。

愛才是最好的良藥。

標簽:

   原標題:原創(chuàng)男孩沉迷手機爸爸2年砸壞3個手機:一味控制,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

>更多相關(guān)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