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日報+趙雷推出兩會版《成都》 小黃車ofo出鏡成兩會新景
“和我在春天的街頭走一走,春花溫暖了神州……”對,沒錯,這就是民謠男神趙雷的那首火遍《成都》,不過這次是兩會版的。3月5日,人民日報推出兩會版《成都》MV,翻唱者正是趙雷自己。人民日報+趙雷的組合,讓這首歌一經(jīng)推出就刷爆了社交網(wǎng)絡,引發(fā)了輿論熱潮。
這首MV以一名年輕人的視線展開,年輕人背著相機走上北京的街頭,記錄著春季北京生機盎然、溫暖陽光的一切。哪些場景登上了人民日報的mv呢?有北京市民熟悉的場景,例如北京站前的人潮如織、北海公園的白塔倒影……還有一些新鮮的場景,例如共享單車的出現(xiàn)。小黃車ofo在mv里兩次出鏡,陪伴著主人公騎過天安門廣場和人民大會堂、陪伴著快樂的城市居民騎行在北京街頭。
顯然,共享單車已經(jīng)成為城市居民的生活日常,就像首創(chuàng)無樁共享單車的ofo希望的那樣,“隨時隨地有車騎”不再是遙遠的想象,而是當下的現(xiàn)實。如今的北京街頭上,小黃車已經(jīng)逐漸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。
據(jù)資料顯示,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自行車幾乎是每個家庭的必備品,中國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自行車王國。1986年時北京的自行車在公共出行中的比例高達68%,如今這一數(shù)字下滑到了12%。而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,一系列問題也隨之出現(xiàn),城市擁堵、大氣污染成為困擾城市的一大難題。
于是,2015年底ofo誕生在北大校園,一群熱愛騎行的90后們,希望通過互聯(lián)網(wǎng)+和共享經(jīng)濟的模式,通過技術和產品創(chuàng)新,推動自行車這種低碳、綠色、健康的出行方式,再次回歸到人們的生活。
如今ofo的單車投放量已經(jīng)達到百萬輛,為中國35座城市的千萬居民提供了3億次出行服務。在北京的“中關村”、廣州的“上下路”、深圳的“福田區(qū)”、杭州的“西湖畔”、武漢的“戶部巷“等城市各個角落都能看到“小黃車”的身影,共享單車已成為人與城市和諧共處的載體,大大改善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出行難題。
據(jù)報道,兩會期間ofo還推出”助力兩會,免費一周“活動,更是極大地激發(fā)了居民騎行熱情,于是,在北京街頭隨處可見騎著小黃車的張張笑臉,這也成為今年兩會的新風景。
【關注微信公眾號:石化寶(bweipan)手機也能炒白銀原油,僅需8元即可參與,快來試試吧】
-
無相關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