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水堂冬后皮:可堪收藏的道地藥材-世界今日報
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1-17 14:37:33
編輯:
來源:看點時報
字體:

陳皮,原屬中藥“六陳”之一,具備“陳久者良”、越老越寶的陳化價值和收藏價值。

嶺南一帶人家,多有收藏陳皮的傳統(tǒng),因其功效卓著,好處多多。平時可應不時之需,保一家老小平安:健脾、和胃、行氣、化痰、散寒...

若水堂陳皮,廣東新會陳皮百年商號,已有141年歷史。因為具有稀有的“母樹原種”基因和原始養(yǎng)生功效,加之上乘的品飲價值,若水堂陳皮多年來受到藏家追捧。

早年曾被霍英東先生稱為“比黃金還要珍貴的陳皮”。

2023年,大宗中藥材價格雖有一定回落,但新會陳皮母樹原種的價格仍然逆勢上漲。

其中,冬后皮漲勢最猛、一皮難求。冬后皮,正是是新會陳皮中最為珍貴的一類。

(一)、冬至之后

冬后皮,是冬至之后采摘、陳化的新會母樹原種陳皮,最為珍稀。

按照采摘期,新會陳皮分為青皮、二紅皮、大紅皮、冬后皮四大類,口感香氣、性味歸經(jīng)功效各有不同。

相比之下,“冬后皮”采摘最晚,得“地氣”最長久。

與大多數(shù)陳皮不同,冬后皮溫熱之性較強,入腎經(jīng),有溫腎通經(jīng)之效。

要知道,冬至“至寒”,一般農作物無法過冬。而冬后皮果樹能“越冬而生”,需要有蓬勃、旺盛的“陽氣”。

冬后皮甘甜、香氣、內含物質都達到頂峰,得陽氣、地氣最長久,有“溫補”之功,堪稱珍稀難得。

多數(shù)情況下,新會陳皮在11、12月份完成采摘,果樹即進入休眠狀態(tài),以待來年。不去采摘,也會在冬至到來前紛紛“瓜熟蒂落”,因為冬至“至為陰寒”。

如果能經(jīng)受這極寒之氣,冬至后“陽氣始生”,柑果開始“長皮不長肉”,采下的陳皮甜度最高、得“陽氣”、“地氣”最多,方有更好的養(yǎng)生價值。

須知,冬后皮為“原種”特有。而所謂“原種”,就是新會陳皮的原始品種,絕非如今市面上常見的嫁接品種。

原始品種生長期較長,加之是“細(小)種”,果小、皮薄、分量輕,掛果少,所以能越冬而生。

而嫁接品種生長期短,加之果大、皮厚、掛果多,最晚12月便會“瓜熟蒂落”,無法越冬。

(二)、冬后皮鑒別

冬后皮的幾個特點:

1、正面(背面)顏色較深,是比較深的棕紅或棕黑色(因其采摘期很晚、含糖量較高)。

2、內囊顏色較淺;內外顏色的反差非常大。

3、無果香。10年以內有蜜香、陳香;10年后始有藥香;20年以上可能有麝香。

4、煮的湯色純凈,透亮。頭泡湯色就很純凈透亮;金黃色,久煮呈琥珀色。越往后越透亮,10泡之后依然如故。

5、茶湯帶有糯香+藥香,回甘悠長。

冬后皮的溫熱之性較強,容易發(fā)熱出汗。

冬后皮辛溫解表,出汗是正常反應。陳皮之“氣”進入人體,運行于經(jīng)絡之中,發(fā)揮“行氣”、“通氣”之功;

“氣為血之帥,血為氣之母”,煮飲幾泡喝下去,漸漸會感覺小腹微熱,全身氣血涌動、熱氣激蕩,前胸后背發(fā)熱,接著毛孔發(fā)出微汗(或大汗淋漓)。
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(jù)。

標簽:

   原標題:若水堂冬后皮:可堪收藏的道地藥材-世界今日報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